(一)
去西藏的念头真的藏了很久。
高原的一幅画、一段描述....都会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于是那份渴求慢慢的堆积了起来。终于在南方那闷热的夏季刚刚来临时做出了决定!是逃避那烦躁的季节?还是此刻的身心的确有些疲惫....?我无法解释。现实中从不刻意的去寻求什么,能来这荒凉的高原只是缘分而已!后来,在去珠峰的路上,一位同路的人问我:你为何来高原?我告诉她: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让我维持那么久的情感与关怀,所以来看看。我只不过把那念头换成了一个行囊和一张车票.....。
秀丽的江南景色在车窗外划过,渐渐远去。喧闹的都市从眼前消失了,远离人群的我却在那越来越荒凉、越走越贫瘠的土地上感受到了温暖,心灵上有了一丝寄托和依附。
对我来说,每次出远门,都是心在旅行.....。
(二)
很早就听过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次终于靠近了
火车一路向西,带着多年的梦想,去无限制的靠近歌中的那个遥远的、有着美丽姑娘的地方。西,指的是太阳没落的地方。《史记.历书》上就记载着“日归于西”。可在好多热爱这片土地的旅行人的眼中,却是梦想与希望开始的地方!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湟水谷地、兰青铁路线上,是青藏铁路和公路的起点。城市比想象中的要小,四周都是山,高原人的确没有南方人那样爱说话,大街上行人匆匆而过,似乎一切的快乐、痛苦都被这起伏的山峰包裹着,压抑着。做生意也缺乏南方人的精名,下午的时候满大街的去找“羊杂汤”,可西宁人告诉你:早上来吧!到是在塔尔寺感受到了内地那种商业化的氛围。导游小姐跟前随后的追着你,希望能在喇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中告诉你一段宗喀巴大师的传说,给你讲讲塔尔寺的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艺术....。也许西部变化是从旅游业开始的?发展的同时却总让人感觉到一丝遗憾,这样的拿来主义只能去对付习惯了享受的人!我只想得到一个人的世界,在寂静中去品味历史、去感触风景!
不同的城市中该让人感触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一切都应是自然的,毫无修饰的,我们面对大自然,索取一份美、一份感动外,更应在意它的眼泪。一滴永远无法流下的悲哀!
(三)
西宁火车站也许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并不是因为气派、豪华,而是有种清爽的感觉。
大厅分开成两边,去格尔木的候车室是在右手的一边。那班车记得是晚上七点半由西宁开往终点站-格尔木的。候车室内的人不多,可能还没到旅行的旺季,没见到背着行囊的过客,大多是来省城里采购货物的生活在青藏线沿徒的人们。那些地名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是在收音机的天气预报中:什么“天峻”、“乌兰”、“德令哈”...奇怪的很,去西藏的原因竟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些陌生的地名!一直在心里有些挂念着..。说也说不清的。其中小站“天峻”是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地方,据说外边进藏的人到这都会有些高原反映。
“你好,请问你是去格尔木吗?”一对母女模样的人站到了我的身边。
“是的”,“能请你给带些东西去格尔木吗?”....
在陌生的地方给陌生的人带东西,我可从没遇到过。因为其中最起码就是缺乏相互了解...
见我有些迟疑,那母亲说到:“我和女儿在这转了一圈,没见到熟人,女儿告诉我,这叔叔应该是个好人....”
听了这话,我真的有些感激那位女孩的话,不知自己在陌生人眼中感觉如何,可有一点就是能在外遇到信任也真的有些感动了,女孩很腼腆,一直静静的站在母亲的身边。“如果你们信得过我,就交给我吧。”,原来那位母亲是要给在格尔木工作的丈夫带些吃的东西,可见在那“万丈盐桥”的地方,生活是比不上省城的;女孩子则是给父亲带些礼物,礼物很小,可却是女孩对父亲的一份爱。礼物是用彩色的纸包裹好的,很漂亮的那种~。
这些年来,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快,很繁华也很热闹,可人的内心却有种封冻了,是因为缺乏享受?还是少了些信任?人出门在外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被人骗,,受人欺,总是用冷淡的目光去看周围的世界...
那女孩的话给我的印象很深。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带走了母女的信任,也留下了一份感激!
拉萨“八廓街”
对于西藏,我一直是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从未踏进这片净土;熟悉是因为梦里去过许多回...。
拉萨的街巷比起北方的四合院还要显得粗犷、简练;较之南方的老街却要安静、整洁...。
八廓街可以说是去拉萨旅行的游人必去的地方,没有喜玛拉雅的高耸与挺拔;也没有拉木措的静谧与神圣....,却有着她独特和永恒的魅力。
据称,高原人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才见到汽车的模样。八廓街建成至今已有千百年历史 ,自始至终都没有游人能见到汽车穿行而过。步行是人们用脚步去丈量行路的艰辛与喜悦,去感触生命的奇迹。如果人们被汽车包裹着呼啸而过,印象只能是扑面而过的人群与建筑,根本说不上去把握这个城市的脉搏和留给你的点滴感触。
在拉萨停留的期间,常常闲散的一个人去逛这条海拔最高的热闹的街道。
整个八廓街全长1108米,沿街两侧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店铺,鳞次栉比...,人流拥挤量可以与王府井大街相提并论。除了游客外,就是每天按顺时针方向环绕而行的信徒们,他们虔诚的、口中念念有词的围绕着这繁华的街道寂寞的行走着,仿佛那热闹、那浓厚的商业气氛都被这千百年的“虔诚”拒之门外一般,在朝圣者的心目中荡然无存。高原所延续的宗教信仰在这八廓街上清晰的展露出来。
和内地大城市里的商业中心一样,八廓街也是高原著名的购物天堂。
外来的旅游者到拉萨,都会逛几回八廓街,带上几样来自雪域高原的礼品回去送给朋友和亲人。藏族的文化、历史、手工艺品...都在这圆形的街道上充分的展示出来:你可以见到各类金、器制品;雕塑、唐卡、藏传草药和饰品工艺等;也可在这品尝藏族风味的小吃;沿街的墙内会忽隐忽现的传来几段浓郁的藏族韵味的戏曲腔调;或许你会不经意地见到迎面而过的藏族美少女...。一切都会让你惊喜、令你感叹。
在拉萨的寻常巷陌间穿行,就好像穿过了一段历史、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白色的、平顶的藏式民房的窗台上,不知名的鲜花和蓝白相间的幔帐比比皆是,让人的视觉有种和谐的舒畅感觉。偶尔飘过的一首“青藏高原”会让你有种莫名的感动,让你忘却了高原的气候与种种不适。从内地带来的烦恼与疲倦在这高原的阳光下、在这碧蓝的天空里被消耗的无影无踪。自我的灵魂也在这片净土上裸露无疑,内心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宁静与平和....。
喜欢去逛步行街,更喜欢这高原的八廓街,没有机动车的喧嚣、没有空气的污染,只留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罗布林卡
高原的黄昏其实很短促。
我在高原停留时几乎对黄昏的来去没什么印象,只是感觉那似乎是一个见不到落日余晖的黄昏,当阳光离去时整个高原的一切就被暗淡的夜色所替代了。
在拉萨,自己感觉最美的地方就是在位于西郊的“罗布林卡”公园。好像看过一篇介绍上说“罗布林卡”的黄昏是最美丽的,于是,在从色拉寺的天葬台上下来后就选择了这个公园。到门前时已是快五点钟的光景,这个公园开放时间是上午九点半到下午的六点。这个时间在初夏的江南应该是接近黄昏了,天气好的话,可以享受如血般的残阳、可以目送着最后一丝光辉缓缓滑入远处山峦的背后...。可这一刻的高原却阳光依旧,高高地镶嵌在碧蓝的天空和如画般的云端间。
罗布林卡藏语是“园林宝贝”的意思,是当时的达赖喇嘛的夏宫。
步入园内,竟然被这里的清幽宁静所吸引住了。没想到在高原上有这样一座其景内似南方的园林,但其规模又有些如北方的皇家园林建筑。园内树木参天,黄瓦红墙深藏其间,无不透射出王公贵族般的典雅与庄重。面对正门的不远处有一座别致、豪华的小楼阁,据说,达赖就是在这上面欣赏藏戏。置身楼阁前的一片由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着的一块空地上,仿佛置身于几个世纪的轮回中:无论看客们将来的结局如何,是否永远的这样陶醉在欢乐之间...,空地上总是载歌载舞,凝固着欢乐。有句话说的极是:你在看“风景”的同时,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一生中,谁能永远地去做看客?谁又会永恒的“表演”下去?戏总有落幕的时候。谁能说得清?只有苍天依旧。
历经了几个世纪的罗布林卡,在风雨的侵蚀下,景已不在变得鲜亮,留下那些物件、壁画和这片空荡荡的园子让后来的人回味、思索。
树木依然在这高原的风中,在高原的阳光中默默地生长,静静的感触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
走在园里的林荫道上,阳光在叶片的分割下支离破碎地洒在脚下...。
没有夕照的林间,一位藏族少女(可能是我在高原上见过的最美的女子)和她的奶奶似乎在采摘着长在地上的野菜,显得格外悠闲而愉悦。坐在林间,目送着少女渐渐远去的背影:再来时,还能见到少女那纯美的笑颜吗....。
很想等到黄昏,看看罗布林卡是不是如书上说过的那样美丽。可惜,挺大的园子却没有我停留的地方,只能匆匆地如过客般走过。
玛吉阿米酒馆
去西藏前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就看见了许多有关对“玛吉阿米酒馆”的林林种种的介绍。篇幅很短,而且都有着浓厚的商业氛围。
在八廓街上东南角,那座已历经风雨近半个世纪的黄房子里发生过的故事与传说至今仍旧让人怀念....。黄色是所有色彩中最具有反射力的,使人感到欢快、振奋。在高原每天要面对热烈的阳光,可这黄色仍吸附人的目光,不知道别人的感觉,那种吸引对我来说更多是在心里。
在离开拉萨前的一个午后的黄昏,我走进了那座没有蓝天没有风景的黄房子里(自己来西藏时间很短,可不知为何异乎寻常的想要靠近她)。
沿着暗暗的,陈旧的踩上去发出吱呀声响的狭窄的楼梯来到酒馆的二楼,酒馆沿墙成圆弧形摆放着十来张西餐桌椅,中间围着一圈宽大的沙发,茶几上散落几本显然是陈旧的西藏杂志。室内墙上挂着许多据说是一位异国的旅行者来西藏时拍摄的照片,之所以珍贵,大概是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吧。房顶和中央的木柱上的装饰明显的有着浓郁的藏族情调。
要上壶甜茶,在靠近窗口的位置静静地坐了下来。临窗而望,八廓街上转经的人群依然不知疲倦,经幡在风中飘荡,大昭寺门前的桑烟袅袅的荡漾...。这中间包裹着多少期盼和无穷的梦幻,延续了千百年。
不知何时室内缓缓地响起了《Secret Garden》的音乐,我很惊诧,因为感觉在这里听几首西藏的民间音乐才合呼情理的。可转念一想,这音乐的确应该让这房子最早的主人去听听(如果灵魂真的存在)。
喜欢挪威二人组合secret Garden,是因为它的音乐忧伤、压抑、意味深长....。《Secret Garden》从早期作品一直到后来都是以悲伤的小提琴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法,每一个音符都触动着我内心深处的伤感地带。点上一根烟、倒上一杯香浓的奶茶,静静的欣赏幽静、孤寂的secret Garden音乐,更是遥想起早以如烟的往事...。
高原黄昏的阳光依旧灿烂,从宽畅的玻璃窗外在室内洒落开来,使人感觉温暖,但总有种淡淡的忧伤充斥着室内的每个角落,也许是这里曾经的故事让人心碎....。吧台里面的一幅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就是传说中的“玛吉阿米”,传说中的达赖六世仓央嘉措最倾心的情人。“玛吉阿米”意思是指“未嫁的娇娘”。
照片中:一个美丽而端庄的藏族女子,双目静静的凝视着前方,有些哀怨有些伤感,似乎仍在苦苦的等待——昔日的重来,温柔的重现。美丽的青海湖边,永远的留住了仓央嘉措的躯体...。“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里似乎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成了一段心痛的结局。
在高原,人们对来世有着企盼,对灵魂的存在也深信不疑。
听着《Secret Garden》的音乐,仿佛看到:在高原的风中、在飘浮的云端里、在天堂中他们再度重逢,永恒的相守...。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fsss】或CCTV.com国家地理论坛版主信箱。
责编:陈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