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报马里专电 特派记者 王海鹏)
发现者是美国考古人员
杰内古城遗址的发现者是两个美国考古研究生苏珊和麦金托什——时光回到1975年的冬季,两人开着一辆二手越野车,在满是车辙的道路上颠簸着。在距离现在的杰内新城两公里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个几乎与新城同样大小的泪珠状台形遗址,它由65个土墩构成,辐射半径足足有2.5公里。随后对发掘出来的谷物进行放射性碳—14鉴定后,表明这个城市的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14世纪为止,也就是说人们在那里生活了1600余年后神秘地将这座城市废弃了。 3月31日,“走进非洲”摄制队进驻杰内新城,旅馆距离大清真寺只有50米,不过我丝毫没有兴趣,脑海中一个劲地想象着当年苏珊和麦金托什的经历,迫切地想见到神秘的杰内古城遗址。
4块陶片标注4个年代
上午10时,驱车来到传说中的杰内古城,在入口处先看到一个巨大的告示牌,上面用图表的形式标出杰内古城遗址的4个断层,分别代表这座城市经历的4个不同发展时期。导游告诉我们,在遗址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4个不同时期的陶片,从它们的精细程度可以区分其所诞生的不同年代。说着,他真地找了4块不同的碎瓦片展示给游人。放眼望去,现在的杰内古城遗址是废墟一片,除了是碎瓦片还是碎瓦片,如果不是有导游介绍和丰富的想象力,你很难把眼前的景象与杰内古城当年的风采联系到一起。 走进杰内古城遗址的中央地带,我们才陆续发现了一些城市的痕迹,这其中包括一些排水道的脉络、房屋墙壁的根基和一个并不起眼的炼铁遗址。但是,在这里发现的大量铁矿渣证明,早在公元前3世纪杰内古城的居民就已经在大规模地炼铁了。
旧城在新城旁被遗弃
导游告诉我们,大约在10世纪之前,杰内古城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贸易中心,并在其周围辐射形成了一个卫星村落网,“随着人口不断的增加,城内有限的空间已经无法负担过多的功能,于是人们开始把墓地迁到了城外”。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果然在城外的墓区看到了一些裸露的尸骨。从他们被安葬的姿势和摆放位置看,当时伊斯兰教还不是很盛行,“否则他们的头部一定会是准确地朝向麦加方向”,导游向我们解释说。 也正是因为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得杰内古城遭到人们的抛弃。在考古界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大约在14世纪,当整个西非社会全部皈依伊斯兰教后,一座建有清真寺的杰内新城在距离旧城西北两公里的地方建成,旧城以及其附属的村落则因为遭到“异教徒”的“玷污”而被遗弃,并被摧毁成现在的瓦砾状。在告别杰内古城遗址时,我特意捡了一块陶片收藏,并把它带回到了杰内新城。这样的举动在当年一定会落得人人诛之的下场,现在却成为我们这些行者对历史的一种追思。 回首杰内古城遗址,满眼的瓦砾难免让人感到苍凉,你已经很难体味到它当年的繁盛。其实,任何一段文明的没落甚至湮没都是这样,只能任由后人惆怅叹息。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