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前方的“主战场”—IBC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09日 18:55)
CCTV.com记者王晓遐8月9日雅典专电:到达雅典的第二天,记者一大早起来准备赶去新闻中心,因为前一天已经去过一次,所以总算心里有底,8点吃完早饭,就去大巴车站等去IBC的车,可是左等右等就是没有车,以至于车站积聚了百十来人才来了两辆很小的车,由于很多国家的记者都要赶去新闻中心,挤车便成了大家不愿意却都要去做的事情,虽然我们也努力挤了一下,但结果还是失败了,于是就继续等,大概又过了1个小时,我们才上了车,这时已经快10点了,到达IBC就已经11点了,我们今天早上的遭遇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
|
|
这就是IBC |
国际广播中心与主体育场相隔不远,是两栋不高的橘红色楼房,走在里面,天棚上的挂旗烘托着奥运的气氛。中央电视台的工作地点在IBC的地下二层,为了表现中国特色,工作地点的大门上不仅有CCTV的标识,还挂了两个大大的中国结,非常显眼,很容易找到。
|
|
|
中央电视台工作地点门前 |
中央电视台是一个400平米的大屋子,其实说大并不大,很多设备再加上100多人,让人有“人满为患”的感觉,同事们都已经投入了紧张的工作,虽然雅典奥运会还没有开始,但报道的前期准备已经基本就绪了。中央电视台前方和后方都设置了演播室,前方设2个,后方设6个,准备前后方互动。前方的演播室很小,但从电视里看效果不错,布置的挺漂亮。
|
|
|
前方演播室 |
工作地点里有几个小间,其中有马国力主任的办公室,还有资料存储库,里面堆的全是编辑带。据说有3200多盘录像带,按照每天24小时的节目,24盘带子来算的话,在奥运会我们收录的比赛总时长将可以填满125天的节目。我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席之地,虽然不大,但是工作起来还是挺方便,大家在一个大屋子里工作,虽说设备有些凌乱,但秩序很好,效率就会很高。
|
|
|
马主任的办公室 |
IBC内部每隔一段,就能看到一个专门出售饮料和小吃的小卖部,在这里面摆摊卖东西有着严格的规定,只有奥运赞助商的产品才可以在这里出售,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算是非常的贵了,如果买东西把欧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那可能什么东西都不敢买了。IBC里不能抽烟,不过也有逃离烟火管制之外的人,就是食堂的大师傅。
|
|
|
同事在紧张的工作 |
|
|
|
CCTV.com记者的一席之地 |
IBC大厅里的安保人员很多,这一次,希腊把安保放在了首位,所以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还是和他们保持距离比较好。我们所在的楼层里还有一个临时餐厅,IBC有一个供所有电视记者们用餐的大餐厅,据了解本届奥运会总共有两万多名记者到雅典采访,与运动员的比例也达到了2比1。所以到时候吃饭的人估计也不会少,不过我们还没有去餐厅吃过饭,据说很贵,想吃的好一些,就要“大出血了”。我们刚才得到了一个电话,据说是一个中餐厅的联系电话,可以打电话预订,一个套餐10欧元,我们想订多一些商量让他优惠,在异国他乡能吃到自己国家的饭,又不是很贵确实是件很美的事情,总之,吃好了才能有力气干活嘛!
责编:郑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