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单边记者苦乐一席谈(一)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25日 22:40)
CCTV.com记者王晓遐雅典报道:这次奥运会,大家能看到,在中国的一些优势项目的比赛现场都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他们在比赛结束后,马上在场地外就采访到了我们的运动员,这是因为中央电视台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向雅典组委会专门购买了一个区域叫做单边注入点。所谓单边注入点就是在奥运会赛场外设置的混合区,指现场采访记者与下场运动员相交接的区域,电视台买断一块区域放置固定机位,这里的机位信号可以直接用于播出,而时间则限制在1分钟之内,也可以把它叫作现场摄像机位。
在单边注入点工作的记者,每人都有自己的分类项目,他们所报道的奥运会项目开始后,单边记者每天都将在比赛场馆里守候,比赛结束他们采访完运动员后还要回到IBC熬夜编片子,非常辛苦,但是他们又为每次能看到中国运动员的比赛而感到幸福,为能报道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并亲临现场而感到兴奋。这几天我采访了一些央视的单边记者,让他们讲述一下单边记者的苦与乐。
游泳单边记者王平——艰难并快乐着
王平是中央电视台负责报道奥运会游泳比赛的单边记者。众所周知雅典奥运会的游泳场馆由于施工时间所限,没有封顶,变成了露天的,因此像王平这样采访游泳比赛的记者相当辛苦,每天都要暴晒在雅典地中海的阳光下,而像在单边这样的出境记者更得长时间在现场关注比赛过程,时刻准备着采访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辛苦和紧张不言而喻。
王平向我们介绍,在露天的场馆暴晒一天,记者吃点苦头还可以忍受,关键是怕机器被晒坏了,所以总是把比较阴凉的位置先让给机器,但是由于混合区我们租用的位置不是很理想、场地又小——毕竟游泳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被排在了第19号位置,像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位置就相对好些。所以大部分竞争激烈的比赛,我们的单边记者根本就看不清楚。虽然提出了抗议,组委会也在场馆的两边安装了电视,不过收看的效果不明显,所以王平他们虽然人在现场,但是每次采访我们的运动员时,第一句话总是“你今儿游第几?”
在所有的比赛项目中,我们有证件的记者只有三个比赛项目必须凭票入场,其中就包括游泳,其他项目的比赛都可以凭证入场。众所周知,参加游泳比赛的美国选手很多,所以入口的安检相对别的比赛项目就显得格外严格。而且采访时,记者只能见到运动员,连教练的影子都看不到。而从游泳馆到记者村的班车也是极为难坐,人多,车少,拥挤是在所难免的。游泳比赛一般是一早一晚,王平和摄像师每天都要早7点出发,晚11点回到IBC,只有中午利用比赛空余时间来编辑新闻。
在采访运动员时王平说他很羡慕NBC和澳大利亚七台的记者,他们离运动员很近。而我们这边则要挤过去进行采访,还会经常被工作人员限制。而且雅典的天气很热,地面被晒得滚烫,运动员光脚站不住,很多运动员为了怕脚给烫坏,就很快跑掉,想抓住运动员采访就变的比较难了。
前面说了这么多游泳馆单边记者的艰难困苦,当然他们也有快乐的事情,毕竟能够亲身经历奥运会游泳决赛的人不是很多。王平一谈到比赛,就能感觉到他的兴奋了。据他介绍,游泳比赛很精彩,也是很多观众注目的焦点,因为它和田径都是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的大项。比赛中美国天才菲尔普斯和澳大利亚神童索普的较量;日本蛙王北岛康介和美国人汉森的比试,都极高的挑起了观众的兴趣,记者们在现场看比赛,也能格外的注意和感受到这种氛围。有时候亲身经历的感受可能用语言无法形容,总之到现场看游泳比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虽然工作艰辛,但在编完了一套完美的片子后,我们的单边记者都很有成就感,因为他们见证了奥运会,并且把这些精彩的经历和故事告诉了我们的观众。
责编:王晓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