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百名郊游者云蒙山历险记 |
 |
 |
 |
 |
 |
还记得上周末暴雨突袭北京时,你在哪里?但愿不是在云蒙山郊游。因为对于当时在云蒙山郊游被困的一百多名游客来说,这场暴雨让他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险情。 8月19日晚6点15分,密云县公安局110指挥调度中心接到两名游客紧急呼救,并称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当即,石城乡派出所派出21人赴求助现场,直到8月20日凌晨2点,民警们才找到了第一拨儿游客。 事件发生后,一个当时在场的女游客说,大暴雨是从周六下午开始下的。“我感觉好像是发生了山洪,小河全都涨起来了,桥都给冲垮了。没有路,低头满眼是水,抬头满眼是山。”而最恐怖的是没有方向感,找不着北。“我们换了好几条路,但体力越来越不成,到了晚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不淋雨的地方,但水又涌进了帐篷里,大家都没怎么睡,相互鼓励,祈祷能早点找到出路。” 这位女游客说,在雨特别大的那天夜里,队员因为太冷,大家就抱在一起取暖。原本打算照相和联络家人的相机和手机被大塑料布包几层装在背包的最底下。她说:“我三天只睡了两个小时。直到到老乡家喝粥时,我才觉得累,人一下就垮下来,只想着睡觉。” 昨天上午,当时被困山中几名登山队员也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一位登山教练说:“我们周六早上进山的时候,还是朝阳一片。姑娘们一遇到水坑就脱鞋脱袜子,上来时再穿上,过河时再脱,讲究个没完。大约在晚上5点多的时候,天上开始下小雨,好像突然间雨越下越大,我们被逼回到营地。那时大家鞋都湿了,也没人再讲究什么。” 他说,夜里在帐篷里听雨声,就知道第二天肯定是不好走。“那雨哗啦哗啦的,还能听到小河的水急速流过的声响,到3点多钟时,能听到轰隆轰隆的声音,那是石块滚下山了。” “当时有人周一要做重要的工作,但当我们教练将当时存在的危险性说明给大家之后,就再没人催着下山了。由于大暴雨还在继续,而以大家的体力不能走过湍急的河流,为安全起见,我们决定派人先出去给大家家里、公司报信。但水很急,让我们的行进非常吃力。” 另一个队员补充介绍情况:“我们周六进来时大概过了8个小溪,用时是一个小时,基本的走向是顺水而行。所以在周日真正出去的时候,也是按照原来的路线走。” 他们拿出当时同行的队员拍摄的照片说:“这是我们回去要过的第一条河,是最好过的一条。当时却变成了一条急流。”在照片上,记者看到,身体非常结实且经验丰富的教练在水中被冲得东倒西歪。“后来听说有个小女孩看见我们那样,还哭了,其实那种情况,对于专业选手和资深登山者来说还可以。但对一般队员绝对是有困难的。水的力量很大,甚至我经过到膝的小河,水劲儿仍然能把我推倒。” 登山队员们说,当渡过第五处小河的时候,因为雨水变成了瀑布,没有硬上。“当时水流湍急,而且又遇上个拐弯死角,我们试着扔了一块大石头,它刚下去就被冲走了,连水花都见不着。所以我想即便能保持身体平衡,也无法不被水带着走。我们只好原路返回。” 队友王贵斌说:“当时我们都在营地,大家还都安全,但怕家里人担心。两个教练说要带口信回家的时候,我们大家就写小纸条,把电话和要说的话写上。再放在一个瓶子里,装好之后同手机一起,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上塑料袋。后来到晚上的时候,为了和外界取得联系,我们的教练又跟上老乡先出山去了。” 据队员们说,当时下山很危险。“因为电池数量有限,我们前前后后十多人只有大概六把手电,大家必须彼此照应着来。所以下山速度受到影响,而且我跟着下来的那个俱乐部的人又饿又累,好在身体素质还行,但到了能看见村庄的山头他们明显地慢下来,从山顶到山下居然用了一个小时。” 按照记录,第一批下山的人大约在凌晨两点到达老乡家。他们走了大约8个小时。8月20日早上,超越者俱乐部按照事先计划等水退之后,40多名队员一起下山。随后大部队陆续到达。到8月20日早6点时,被困山中的110余名登山队员都平安到达对家河村。 专家意见: (1)按照进山的常例,如果遇上大雨,不要在夜里下山,这样对不熟悉路的队员来说危险性特别大。而且像安营扎寨这种事,选择地方也非常重要,如果遇到雨天最好选择沙地等渗水性好的地点。 (2)进山前准备要充足,水和粮食以及雨具都必不可少。 ■文/张桂涵
|  责编:东子 来源:北京青年报 |
|
 |
|